清代的“半城园亭”
明清鼎革,虽然也曾造成经济的破坏和文化的衰退,但由于清朝的统治者能够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在南下进行统一战争之际,就有意识地拉拢汉族的士大夫阶层,并在全国趋于安定之时,改变了人关后一味烧杀劫掠的政策,采取措施以恢复生产和缓社会矛盾。因此,到康熙初期,就已初见繁荣。江南因自古繁华,所以不仅医治战争创伤的时间更短,经济的恢复更早,而且还有继续向上发展的势头。到康熙中叶以后,苏州阊门内外已是“居货山积,行人水流。列肆招牌,璨若云锦。语其繁华,都门不逮”。(孙嘉淦《南游记》)有了发达的经济作为基础,然会带动百业兴旺,文化昌盛,造园之风也日益兹长。清末诗人袁学澜在《苏台揽胜词》中写道:“兹自承平日久,闾井繁富。豪门右族,争饰池馆相娱乐。或因或创,穷汰极侈。”据清同治《苏州府志》统计,直至当时,清代的府宅园林就不下130余处,而仅以花木峰石稍加点缀的小型庭院,更是遍布街巷,多不胜数,故有“城中半园亭”之誉,雄称天下。至清代中后期,尽管国势日衰,但对苏州的影响并不太大,园林兴建仍时有所闻,只是人清后随着造园活动的普及,造成了园林风貌的雷同和程式化。
此时期苏州建造的名园有
(一)耦园——原名“涉园”,是顺治年间保宁太守陆锦的宅园,位于城东娄门内小新桥巷。当时园宅基址仅11亩,东近城墙,三面临水,南北进深有限,因此,兴建时依惯例,将庭园布置在居宅之东,凿池引水,以通园内。置“得月台”、“畅叙亭”、“小郁林”、“观鱼槛”、“吾爱亭”、“藤花舫”、“浮红漾碧”诸景,间以杂卉乔木,以佐四时风物;得“宛虹桥”、“浣化井”、“觅句廊”、“月波台”、“红药栏”、“芰梁”、“贫笤径”、“流香榭”八胜。但园景疏朗,‘‘无浓荫繁葩壅障风月,更不令栋宇多于隙地”。春时开放,纵人游观。袁学澜有《涉园》诗云:“近山园林更面城,橹枝帆叶记分明。卅年胜景虚寻蝶,数友春游入听莺。池馆旧营廉石俸,儿童今识细侯名。云烟满壁游仙句,眷属依稀住玉京。,’园内楹联亦写道:“谁知太守山林之乐,时有群贤觞咏其间。”之后园主更迭,曾属祝、沈、顾氏。清光绪时归湖州人沈秉成。 沈秉成曾任安徽巡抚,弃官后携夫人来此卜居,并增扩园宅。因为宅基所限,园林难以向东或向北拓展,故采用了府宅居中、东西两园的格局。为使彼此间获得联系和呼应。又不产生对称、重复之感,东园用广池和黄石假山,西园置小池井泉和湖石假山;东园建敞轩“山水间”,西园设厅堂“织帘老屋”。采用一疏朗、一幽邃和一刚健、一婉柔的处理方法,使全园具有一种耦合互补、相得益彰的情趣,并改题园名日“耦”。同时,沈氏夫妇琴瑟和谐,林下优游,也与“耦”义相合,故又演绎出“耦园住佳耦,城曲筑诗城”的爱情故事。
(二)织造署——丝绸织造,在我国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而苏州自古就是全国丝织生产的中心之一。从元代起,苏州设立织造局,专门为皇室供奉织物。明清时期一直沿袭着,但衙署所在已非原址,于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迁至葑门内带城桥下塘,设总局。其址原为明宰相王鏊别墅,占地近50亩。经改造,建有厅堂、廨宇、机房、吏舍等400余间,规模宏大,体制壮观。织造署除自设机房进行织造外,还兼管机户和征收机税。由于旧时府宅遗物尚存,所以在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于其西建行宫。康、乾二帝数次南巡,都驻跸于此。行宫建有花园,林木葱郁,楼阁连亘,曲池假山,别有幽致。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幸苏,内侍将原置于留园的“瑞云蜂”移到此处,立于水池中央,周池环列配石峰10余座,如众星捧月。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织造署毁于兵燹。
(三)依绿园——在苏州洞庭东山。为隐士吴士雅所构,初名“芗畦小筑”,又名“南村草堂”。后由常熟陶子师题点,遂改名为“依绿园”,取杜甫“名园依绿水”之句。依绿园广不过数亩,但踞于“武山”之麓。临池面山,借景自然,俯仰之间,令人目爽神怡。园内置“水香”,飞挑于碧波之上。建“飞霞亭”,掩映于古桂、苍松之间。立“欣稼阁”前览水光天色,后眺层峦复岭。建“凝雪楼”,俯瞰平岗梅花,灿然如雪。又有“桂花坪”、“芙蓉坡”、“锦鸠峰”、“鹤屿”、“濮公墩”、“藤桥”、“芗畦小筑”、“花间石逸”诸胜,缀以曲廊、石桥、竹屏、短垣,平岗植松、竹、梅“岁寒三友”,曲折高下,有不尽之美。据徐学乾称,园初建于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当时由“云间张陶庵为之叠石”,“鸟目山人王石谷为之图”,因而园亭十分精美。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徐学乾“奉敕领纂修明史馆职,给假南旋”,于是假吴士雅园“开馆从事”。因与吴士雅父子交游甚密,而此时“依绿园”名初题,“故援笔而为之记”。民国时,园已圮废,而池桥山石仍宛若桃源,之后废为民田。
(四)逸园——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孝子程文焕葬父于苏州西碛山南麓,并于此建宅守墓。此处远近高下能见九座山峰,初由苏州名儒何义门(焯)提名为“九峰草庐”。其实这座所谓“庐墓之所”,乃是一座规模巨大的宅园,不久又由康熙时的进士邵北崖(泰)改题“逸园”。宅园右临太湖,占地近50亩。宅前为广庭,面对丘壑隽异,花木秀野。庭后植牡丹10余株。旁构小阁,名“花上”,后由朱彝尊改题为“寒香堂”。堂西偏之室,是程文焕的居室,称“养真居”。草庐之东有“心远亭”,亭北山崖上建3间小室,曰“钓雪槎”。西檐之外,广植花木,下凿石涧。其东有古杏一株。再东为“清阴接步廊”。又东是“清晖阁”。草庐之西,是“梅花深处”、“涤山潭”。潭上建“澡绿亭”架“盘倚桥”。往北过“芍药圃”,有“白沙翠竹山房”。后园“山之幽”,遍植古桂,幽荫蓊蔚。
约60年后,在其孙程在山居此园时,又增“茶山”、“石壁”、“在山小隐”、“生香阁”、“腾啸台”、“鸥外春沙馆’,诸胜。程在山夫妇去世后,为扬州江橙里所得,并更名“西碛山庄”。不久地方官又将其改为行宫,供乾隆帝于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南巡时驻跸。回驾后,此园逐渐荒芜。
(五)燕园——在常熟城北辛峰巷。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由台湾知府蒋元枢所建。园地面积不大,但能独辟蹊径,因地制宜,造出新意。辟“五芝堂”、“赏诗阁”、“三婵娟室”、“天际归舟”和“冬荣老屋”等14景。50年后归族人蒋因培,再行扩建,延请著名的造园家戈裕良为之叠山。戈氏以虞山为蓝本,用虞山所出黄石,在“五芝堂”前构筑假山。以钩带法起券筑洞,以大石为骨,小石缀补,对缝拼结,形成了宛若天成的大型假山。其最高峰“引胜崖”,状若虞山剑门,气象万千。山南坡有涧水泻出,水源山脉,极具自然之致。山下石洞内引入流水,上点汀步,犹如真山涧谷,故有“燕谷引胜”之称。黄石假山之东南,叠有湖石假山,其上石峰玲珑生动。两山间相互对比,相映成趣。道光时,园为归氏所得,后又出售。在售园时,园内题咏联匾悉数携去,不留只字。光绪时归张隐南,故后又名“张园”。
(六)怡园——在苏州城中尚书里,一名“春荫义庄”是光绪初浙江宁绍道台顾文彬的府宅家祠中的花园。是地原为明代成化时吴宽的旧宅,光绪初顾氏购得后,由其子顾承及画家任阜长等共为规划,耗时7年方始建成。取《论语》“兄弟怡恰”之义,名园日“怡园”,也含“怡性养寿”之义。园在义庄之东,占地9亩,其中山水景物大多集仿当时苏地名园,如园内复廊仿“沧浪亭”,水池效“网师园”,假山摹“环秀山庄”,洞壑拟“狮子林”,画舫像“拙政园”,“面壁亭”法“网师园”等等,博采众长,糅为一体。相传造园之初,顾氏就曾宿于“春荫义庄”数旬,以揣摩“环秀山庄”的叠山技艺。
“怡园”的主体部分,由复廊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占地不大,但建筑密度较高,形成以“坡仙琴馆”为主体的庭院组群。“坡仙琴馆”西连“石室听琴”,与北面“玉虹亭”构成以抚琴、听琴为主题的小庭。内立石峰二,一如直立少年,一若伛偻老人,俱有听琴之态。顾文彬称:“生公说法,顽石点头;少文抚琴,众山相应。庭中石丈有如伛偻老人作俯首听琴状,殆不能言而能听者耶!”“坡仙琴馆”和“石室听琴”之南,与四面厅“拜石轩”又构成一院,院中立巨石数峰,“峰窍嵌空如古树倒垂,云霞横出,幻为奇观,故借以为名。”“拜石轩”南庭,遍植松柏、冬青、老梅、山茶、翠竹等,以示“经冬不凋,四季常青”,所以“拜石轩”亦名“岁寒草庐”。此外还有“玉延亭”、“四时潇洒亭”、“留客处”等所构成的小院。西部以山水为主,水池居中,南构“鸳鸯厅”成为园中主体建筑。厅的南半称“锄月轩”,取萨都刺“今日归来如咋梦,自锄明月种梅花”之意。其南叠湖石花台,植牡丹、芍药、杉、桂、白皮松等花木,间以石峰。花台之东,植梅数十。原来还畜养白鹤一对,所以“锄月轩”亦名“梅花厅”。厅之北半名“藕香榭”,前辟露台,近水远山,是夏日赏荷纳凉的地方,故也称“荷花厅”。鸳鸯厅东由长廊与“南雪亭”相连,其北隔池与“金粟亭”互为对景。厅西有“碧梧栖凤”、“旧时月色轩”和“面壁亭”诸胜,以游廊相贯穿。游廊西端,是临池旱船“画舫斋”,楼名“松赖阁”。池北筑湖石假山,山上重峦叠嶂,浓荫翠色,与“螺髻厅”、“小沧浪”、“金粟亭”等交相掩映。“画舫斋”西过月洞门,有“湛露堂”和小院,是居宅进入园林的入口。
关于“怡园”的艺术特色,争议较多。赞赏者以为,能广泛吸取当时苏州名园之长,融以往造园精华于一体,堪称清代晚期园林艺术之精品。但也有人认为,纵观全园,虽串珠缀玉,集仿名园,却无其本身的特点。
(七)曲园——为清末著名文学家俞樾的居所,建于清代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因位于住宅的西北角,地形呈曲尺形,而篆字中“曲.”字也被写成“四”形,所以就根据花园的平面形状命名为“曲园”。此外还有另外两层较深的含义,其一是花园狭小,仅“一曲而已”;其二因当时正值俞樾罢河南学政之职,赋闲归里,因此用《老子》“曲则全”之意,取园名为“曲园”,并自称“曲园居士”。
在此园的建造过程中,俞樾曾亲自参与了规划和设计。园中有“春在堂”、“认春轩”、“乐知堂”诸胜,而以“乐知堂”为园中的主体建筑。“乐知堂”有“知足常乐”之意,是当年举行重要庆典的地方。“春在堂”是当年俞樾会友及讲学之处。堂名源自主人中举后,在北京皇宫保和殿进行复试时,答卷中的第一句话“花落春仍在”。这句话曾受到主考官的赞赏。堂后连一小轩,因园在西,而轩在南,故取自居易诗“认得春风先到处,西园南面水东头”之意,题名为“认春”。轩北杂莳花木,屏以小山。山虽小,也不乏岩穴、峰峦,山上有蹬道,其侧设“牡丹台”,建“回峰阁”。越小山,过石洞,其东用竹篱围成小院,内作“艮宦”、“达斋”两小屋,连以修廊。由“达斋缘廊”西行,折而南有环池小亭,名“曲水亭”。廊前一泓清水为“曲水池”。顺廊再行至尽头,又到“春在堂”。后来又在“春在堂”的西南,增建“小竹里馆”。此园虽然不大,但兼有山水之胜,在当时也是一座很有特色的书斋园林。
(八)鹤园——在苏州城内韩家巷。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观察洪鹭汀始建,未成而转售庞氏,不久又归严氏,到1922年建成。以俞樾所题“携鹤草堂”而名其为“鹤园”。园在住宅西侧,园门南向,临街作门屋5间。门内西北角出长廊,蜿蜒曲屈,连接四面厅与大厅、梯形馆而贯通全园。廊墙之间,围合成若干小院,内植杂花修竹,缀以峰石。园林中部建四面厅“枕流漱石”,其南与门屋遥相呼应,彼此间周边布置花木,使之疏朗明快。北侧与大厅“携鹤草堂”互为对景,其间凿池如瘦鹤状,向南收细延长,有源头深远之感。水口处,架石板平桥划分水面,消除了集中式水池布置的单调。池岸驳砌湖石,形成富有变化的石组群,以增加高低相差不大的池山峰石的层次。池西梯形馆,形制别致,重檐歇山,平面梯形,丰富了园景的竖向造型。由于园地规模不大,布置较为简洁,处理异于常规,周边未予封闭,所以显有开朗的特色。
(九)听枫园——光绪年间,曾任苏州知府的归安人、金石书画鉴赏家吴云,在苏州城中金太史巷购地建宅,并在居宅的东北角辟地为园,名“听枫园”。该园以“听枫山馆”为中心,西接“味道居”、“两孽轩”,东连“平斋”,将园地分划为南北两半。“听枫山馆”东南,叠石为山,上建“墨香阁”,并用墙垣相隔,形成山上的“墨香阁”与山下的“平斋”相向的独立小院。南北建筑,高下遥对,构思奇特。自“平斋”出庭院,可沿石级上下“墨香阁”。阁西辟洞门通往邻院假山,南折而西可循廊下山,亦可北折过小亭,沿石级曲折下山。“听枫山馆”前的庭院,大半用花街铺地,游廊周边间以小亭“待霜”、“适然”。假山之上,绿荫扶疏,杂花掩映。北园在偏西北开凿池堂。池北水榭,静僻秀雅。池南筑土石假山,有逶迤小径,错落花木。池西长廊,间以半亭,可赏山水、池鱼,为北部观景佳处。全园紧凑,曲折幽深,以精致玲珑见长。
(十)畅园——为清末小型宅园中山水处理上乘的作品之一。园在庙堂巷,西部是居宅,东南面巷辟门。门厅内是一方天井,对门是“桐华书屋”。由于书屋位置局促,便于其东西向将山面辟长窗,成为正立面,使人们循回廊过书屋时,园中景色就展现在了眼前。园以水池为中心,池形南北狭长,偏南筑低平的小岛,用曲桥与两岸相连。池岸多用湖石驳砌,参差错落,绕有情趣。园内疏植花木,建筑沿周边布置。“桐华书屋”东北出长廊,其北是六角“延晖成趣亭”,再北为“憩间”方亭。此亭构筑极有巧思,选用江南已很少见的悬山屋顶,步柱落地,前檐用垂柱,与其下短栏相呼应;亭内后壁装大镜,有画舫情趣。又北置方形小屋,三面安合和窗,与“憩间”形成虚实对比。过小屋即为园林主厅“留云山房”前的露台。露台西端,自“留云山房”侧室前设曲廊,向南与“涤我尘襟”相连。“涤我尘襟”是一座山面临池的建筑,山墙满装合和窗、吴王靠。南出游廊外,砌粉墙,开漏窗。出半亭月洞门,其南是歇山“方亭”和湖石假山。山下构洞窟,山上建“待月亭”。可由方亭顺曲廊上“待月亭”,也可人洞缘石级登临。沿“待月亭”东的“爬山廊”下行,又能回到“桐华书屋”。此园建筑较多,但处理细腻,比例、尺度掌握较好,所以景物丰富而不凌乱,山石花木不多而十分精当。是为当时最为精美的小型园林。
(十一)残粒园——在苏州城内装驾桥弄。建于清末,为扬州盐商居宅的一部分,1929年归画家吴侍秋。园在宅东,面积仅144平方米。因园地狭小,故取李商隐诗“红豆啄残鹦鹉粒”诗意,题名“残粒园”。小园以宅后月洞门“锦窠”为入口,内以水池为中心。池岸驳砌湖石,石矶挑向水面,花坛、杂树沿边布置,错落种植天竹、腊梅、桂花。墙面开漏窗数方,蔓以藤本植物。池西叠湖石壁山,下筑岩窟,穿窟磴道可上至山顶半亭“栝苍亭”。此地既是俯瞰全园的观景佳处,又为园景的构图中心之一。此园在空间的组织上极为成功,利用半亭、假山、花坛、水池等的高低错落,以及适宜的尺度,进行有机组合,使景物紧凑而富有层次。
(十二)万氏花园——位于苏州城内王洗马巷。始建于清末,曾为任氏所有,后归万姓。花园在府宅之东,北侧有花厅为园中主体建筑。南凿方塘“小墨池”,池北堆山,环以游廊、半亭,点缀花木,颇具清幽之致。花园东南,用复廊隔出一处为书斋庭园,深藏不露,极为雅致。园内书房居中,并作东西向布置;西部辟小庭,内植丹桂,缀以峰石。南北接游廊。东面是主体庭园,靠东墙堆土为小冈,上用湖石构筑花台、树池及岩洞。小冈南端建亭,可循斜廊通往书房,亦可沿石级磴进入山洞。因花园面积不大,所以书房出东西用长窗,以便出入园庭;南北两山墙安半窗,做成四面厅的形式。这不仅令建筑变得空灵,避免了小园的壅塞局促,同时也使室内四面有景可观。书房庭院虽小,但景物丰富,迂曲而有层次,加之建筑、花木、山石的比例和尺度适宜,使这一深宅之中的小园,显得精美而富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