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园林景观设计、做园林绿化工程,北京五环清馨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您的生态绿化专家!
上一张 下一张
  • 1
  • 2
  • 3
当前位置:首页 >> 景观知识 > 园林文库 > 正文

室町时代的日本园林特点

 

  足利尊氏在 1333年奉命从九州西进,1336年占领京都之后,颁布《建武式目》,开创足利幕府武家政权,1338的,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经二代将军足利义诠(1330-1367年),由三代将军足利义满(1358-1408年)在1378年迁幕府于京都的室町,史称室町时代,有些学者认为,室町时代从 1333年始计,但大部分学者还是从南北朝结束时算起(1393-1573年),其年代相当于明太祖洪武26年至明神宗万历元年,经13代将军共180 年。室町时代政体与镰仓时代一样,为武家政治,实际上是足利一族与各地守护大名的联合政权,在嘉吉之乱(1441年)后,幕府势力渐衰。

  作为室町武家文化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足利义满的北山文化为代表,后期以足利义政的东山文化为代表。室町武家文化是将传统贵族文化与新兴的武家文化及庶民文化融为一体,从而完成了对唐、宋、元文化的吸收和消化,形成独自的日本文化。其特点是:禅宗受到武士阶层信仰和保护;一向宗广泛深入民间,真宗获显著发展;学问在贵族与禅僧间盛行,并通过禅僧向地方上普及;通俗的御伽草子(通俗短篇小说)与和歌的消沉相反,连歌盛行,能乐、狂言、小曲得到保护和发展。

  学问和书院作为贵族、武家和禅僧共同的纽带,把僧家和武家结合在一起,大将军或大名常在晚年出家,或舍宅为寺,或捐建寺园,使园林出现武家和僧家两种特点。僧家的特点是园林中石组和植物的表达以枯寂和佛义为主,武家特点的表达是石组和建筑的粗旷和宏伟。在皇家园林和武家园林中的舟游式寝殿造园林渐渐被舟游和回游相结合的书院造庭园所替代。

  武家喜欢建造和欣赏园林更盛于前朝,足利尊氏后续的几代将军都是园林的热衷者。三代将军足利义满在北山殿建造了金阁寺庭园(1397年),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在东山殿建筑了银阁寺庭园。这两个庭园都是回游与舟游相结合的园林,发挥了池泉园可游的长处。以阁作为主景,一方面是借景需要,登阁不仅可俯瞰园内,而且可以远借山川,一方面从阁的装修上看,是穿金戴银,命之为金阁和银阁,体现了武将的财力和奢侈。银阁寺庭园是枯山水与池泉园相结合的例子,在银阁前平地上,用白沙耙出海波式沙滩,在沙滩上堆起白色沙堆,与银阁的银灰色相呼应,同时以沙喻海,体现了禅宗的观照自然与人心的思想。与前朝一样,园林中心还是水池,金阁寺水池名镜湖池,水中设置了九山八海石组,是前朝水中离石(离岸出水之石组)的延续,池边还有龙门瀑石组。三层金阁首层为寝殿造、中层书院造、上层唐样禅院风,体现了平安、镰仓至室町三朝的建筑流行式样。

  在各地的大名与将军一样喜欢造园,他们把庭园置于守护的城郭里面,与居住、防卫功能结合,在具体布局上用了巨大的石组,显出武家霸气,同时也是为了模仿在京都的将军私园。福井市的一乘谷城是越前国所在地,地方军阀朝仓敏景据守此城,在1471年,他利用足羽川的溪流筑宅园多处,仿京都庭园之风,筑有主殿庭园、汤殿庭园、诹访馆庭园、南阳寺庭园,时人称为小京都。在主殿庭园中,有茶室、水井、水池、泉水、泷口(瀑布口)、曲流,池底为卵石铺地,池壁为凝灰岩条石砌成,池边还有景石组。令人耳目一新的地,随着茶道的发展,其礼仪所需的茶室款款走入园林,成为茶庭的肇始。汤殿庭园近邻主殿庭园,园林形式为池泉回游式,殿前设水池,池中设岛屿,池边立巨大无比的石组,最大立石的左面还堆有泷口,壮观的石组是该园特征。诹访馆庭园在汤殿庭园西南,是朝仓义景母亲的居所,为池泉园,瀑布分两段,下承曲池,池边石组立石达2米高,称为主人石,在主人石边还有守护石。武将今川义元(1519-1560年)在静冈的鸟羽山城庭园也是在城下的枯山水庭园,园中立中世流行的三尊石,中央主石1米高,左胁石0.8米,右胁石0.6米,胁石前还立有三个伴石,因这种石景组合发源于京都,故称京都风。在园中还有一个巨石群立石平坦的岩基之上,高达3米,突兀嶙峋,傲天立地。在三重县的北田(此字白字头)国司馆庭园,是北田(此字白字头)氏建造的池泉与枯山水结合的园林,亦为室町晚期武家园林,池泉部岸线曲折,半岛多处,石桥跨水,池边点石为岸,枯山水部筑山一处,东侧布置枯山水的立石组群,主石高达2.5米,伴石呼应,犹如主将与士兵的关系。滋贺县战国大名六角义贤在天文年间(1532-1555年)依城建园二处,平井馆庭园是池泉园,依石崖,得泉水,池中立六个石组,远看如岛形,称岩岛风,最大直径0.8米,池南构建水榭。池田馆庭园是枯山水样式,枯池中石板桥,池边有高约0.7 米的立石,另有泷口组石一处。在岐阜县的江马馆庭园也是中世武将豪族的宅园,与城壕结合,凿中池,置岩岛,构建筑。

  在皇家园林和武家园林中的舟游式寝殿造园林渐渐被舟游和回游相结合的书院造庭园所替代。

  寺社园林中独立的枯山水开始出现,不再依附于池泉园,石庭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它在一个小院中独立成庭,设置观赏平台,进行坐定思考。寺社园林对皇家园林和武家园林开始渗透,枯山水从寺社之中独占鳌头,渐渐走入皇家园林和武家园林之中。

  位于京都市北区的大德寺大仙院是大德寺77世方丈古岳宗亘和尚于1513年左右设计建造的园林,园分两庭,皆为独立式枯山水,南庭无石组,全为白沙。东庭则接中国立式山水画模式设计成二段枯瀑布,以沙代水,瀑布经水潭过石桥流弯曲缓缓流去。京都妙心寺的灵云院枯山水是室町末期禅僧子健的作品,在50平方米的基地上,立石组,做泷口,与大德寺大仙院立式枯山水有类似之处,受两宋山水画影响,体现了枯山水初期受中国文化影响的痕迹。到了室町中期以后,枯山水的格局转向日本体,直接取材于日本的海岛景观,与当时大和绘的盛行有关。如妙心寺的退藏院庭园,是画家狩野元信,在200m2基地上掘枯池,设蓬莱石组式小岛,岛与岸间架两座石桥,池边有筑山和枯泷(瀑布),室町中后期水园枯作的表现。位于京都市的龙安寺石庭是义天禅师和相阿弥(与善阿弥可能为同一人)合作在1450年设计建造的枯山水,与大德寺大仙院的立式枯山水同时成为枯山水的双璧。在250平方米的平地上,全部铺以白沙,上面点缀五组15个景石,沙坪前设观景台。

  当然这一时代也有大量的寺院还是建造池泉式园林,如净土真宗的中兴者莲如和尚在延德元年(1489年)营建山科南殿庭园(京都),就有一个300m2的水池,池中设两个小岛,池东北有曲流引水入池,池边建山水亭。福冈县英彦山的龟石坊庭园是室町末期神佛交融时代的园林,园中有500m2的水池,为树林所包围,石组做成瀑布,在闻声中体验大自然的美好。一乘谷城的南阳寺庭园是大名朝仓义景建造的武家式寺院园林,样式为池泉园,以池为中心,汀线突入水池,先端立石强调主景,据沿池的建筑可借景溪谷、山景和园池。将军足利义昭出巡至此,与朝仓义景连歌唱和。

  在寺院园林中把枯山水与池泉结合在一起的也很多,如室町中后期画家雪舟等杨设计的常荣寺庭园,在枯山水部,用平铺草地与石组构成,石组三个、三个、二个分三组,几组朝向一个富士山形的主石,顾盼呼应。在池泉部设水池,置两岛,在池东北更有一个枯瀑布。福冈县英彦山的旧座坊庭园在山麓掘池,依山建书院,成为该时代崇文风尚的场所,池东南有涌泉,泉左立巨大枯瀑布石组,是武家力量的象征。英彦山的政所庭园也是以水池为中心,在池边建书院建筑,并立巨大石组,显示武人的风范。

  室町时代,园林风尚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从造园主人上看,武家和僧家造园远远超过皇家。从类型上看,前朝产生的枯山水在此朝得到广泛的应用,独立枯山水出现;室町末期,茶道与庭园结合,初次走入园林,成为茶庭的开始;书院建造在武家园林中崭露头脚,为即将来临的书院造庭园揭开序幕。从手法上看,园林日本化成熟,表现几方面:轴线式消失,中心式为主,以水池为中心成为时尚;枯山水独立成园;枯山水立石组群的岩岛式、主胁石成为定局。从传承上看,枯山水与池泉并存式,或池泉为主,只设一组枯瀑布石组的园林多种形式都存在,表明枯山水风格形成,而且独立出来,特别是枯山水本身式样由前期的受两宋山水画影响到本国岛屿幕摹仿和富士山摹仿都是日本化的表现。从景点形态上看,池泉园的临水楼阁和巨大立石显出武者风范。从游览方式上看,舟游渐渐被回游取代,园路、铺石成为此朝景区划分与景点联系的主要手段。从人物上看,这一朝代涌出的造园家如善阿弥祖孙三人、狩野元信、子健、雪舟等杨、古岳宗亘等都是禅学很深、画技很高的人物,有些人还到中国留过学。从理论上看,增圆僧正写了《山水并野形式图》,该书与《作庭记》一起初称为日本最古的庭园书,另外,中院康平和藤原为明合著了《嵯峨流庭古法秘传之书》。
 

南北朝时期的日本园林特点

镰仓时代时期的日本园林特点

 

声明:感谢作者,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创作者看到,欢迎联系“北京五环清馨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我们会在后续文章声明中标明。如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感谢!

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010-62858902
客服电话
客服电话:010-62858902
客服传真
客服传真:010-62595813
在线QQ
在线QQ: 2592126028

扫描关注清馨园林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