镰仓时代时期的日本园林特点
镰仓时代时期指的是1185-1333年,是以镰仓为全国政治中心的武家政权时代,虽然镰仓为政治中心,但文化中心和皇权中心还是在京都。源赖朝在镇压平家政权之后,于 1185年成立镰仓幕府,1192年任征夷大将军,幕府历三代大将军148年,源赖朝后,实权落入辅佐将军的侍所最高长官北条氏之手,形成北条氏独裁的执权政治。镰仓政权与京都政权并存,实行二元统治,起初势均力敌,承久之乱后,院政有名无实,处处受到幕府的监视和挟制。经济基础庄园制在13世纪中后期以后因幕府的地头、御家人强取豪夺而动摇,农业显著进步,手工业出现。此时正金元时时期,元朝入侵,北条幕府抗元胜利,但因无力恩赏抗元士兵导致反幕活动,后醍醐天皇乘机发动"正中之变"(1324年)和"元弘之变"(1331年),1333年,新田义贞攻陷京都,镰仓幕府宣告灭亡。
如果说飞鸟时代和奈良时代是中国式自然山水园的引进期,平安时期是日本化园林的形成时期和三大园林(皇家、私家和寺院园林)的个性化分道扬镳时期,中世的镰仓时代、南北朝时代和室町时代是寺社园林的发展期。近世的桃山时代是茶庭露地的发展期,近世的江户时代是茶庭、石庭与池泉园的综合期。也可以是说,飞鸟、奈良时代是中国式山水园泊来期,平安期是日本式池泉园的"和化"期,镰仓、南北朝、室町期是园林佛教化的时期,桃山期是园林的茶道化期,江户期是佛法、茶道、儒意综合期。
在武家政治之下,建筑上引进南宋的天竺样,而后又形成新和样。园林上倒是没有引进太多的中国的东西,而是沿着自己的佛化道路前进。为什么呢?因为建筑上的天竺样结构较为简洁明了,形象更为雄伟壮观,与武家性格相似。再一个,天竺样与前朝的和样建筑有鲜明的对比。这两点都是很符合武家文化对建筑壮美和求新的宗旨。
那为什么南宋的园林文化没有被子吸取到日本的园林中来呢?我们考察一下当时的时代吧。当时,中国正处于南宋时代,从孝宗淳熙12年(1185年)开始到末代皇帝赵昺祥兴2年(1279年)南宋王朝灭亡,共有94年。然后是元世祖至元16年(1279年)开始到元惠宗元统元年(1333年),共54年。南宋在中国宋辽金中一直处于弱势,其园林呈现出颓废的世俗倾向,而元朝则是马上民族,在建国后保持了一些游牧习俗,建筑上追求减柱法的简洁的雄伟,但在园林上并没多大的建树,故日本在与南宋的交往中,从南宋宁波一带传承了建筑上的一些成就(中国南方建筑的插拱式),而园林上依旧在自我完善式地沿宗教的道路发展。
在镰仓时代的前期,也就是在十二世纪初,赖源朝任征夷大将军(1192年)时,日本的文化中心仍在京都的平安京。这时的居住形态虽然有些改变,但是,仍是按照前一时代的形式。因此,园林的的设计思想也是寝殿造园林的延续,寺院园林也是净土园林的延续。
只是到了镰仓时代的后期,也就是说到了十三世纪初,下层武士的不满和倒幕势力的强大,国内战争四起,政权的不稳定使人们更多地用佛教禅宗的教义来指导现实生活。禅学是魏晋时期与般若学相对立的佛教观点,主张默坐专念,后来南朝宋末达摩来华,创立禅宗,主张专修禅定,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以简单的修行方法取代繁琐的仪式,传入日本后迎合时世,迅速传播开来。
与禅宗相应地产生了以组石为中心追求主观象征意义的抽象表现的写意式山水园,这种写意式山水园的方向与中国当时园林的写意式山水园是不同的。它追求的是自然意义和佛教意义的写意,而中国的写意园林是追求社会意义和儒教意义(在文学艺术方面为主)的写意,最后发展固定为枯山水形式。
当时,日本园林中的造园家是知识阶层的兼职僧侣,他们被称为立石僧。其中最有成就的就是国师梦窗疎石(むそぅそせき)(1275-1351年)。他通过枯山水来表达禅的真谛。这些园林形式常用象征的手法来构筑"残山剩水",也就是提取景观的局部。枯山水的出现,因符合当时人们的社会心理和审美需求,迅速在全国传播开来。枯山水首先在寺院园林中崭露头脚,然后对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进行渗透。枯山水的出现虽然说不是占据镰仓时代的全部历程,而只是经历镰仓时代的很短的一段时间。但是,它的出现是在原有自然景色的基础上" 组织进了大自然原有的精神的自然观照心",使园林的"自然原生"升华为"自然观照",再升华为"佛教(禅宗)观照"。由于园林的表现是以原生自然而局部和片面为基础的自然观照和枯寂表达,与当时南宋和元初的病弱的文人园的社会观照和情意表达相似,有厌世和弃世心态。
不过,梦窗国师在镰仓时代所创作的园林皆为池泉园,只不过有枯山水的倾向,好布石组石窟,而这些皆是在池泉园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惠林寺庭园、永保寺庭园和瑞泉寺庭园等。山梨县盐山市的惠林寺庭园,始建于元德二年(1330年),是梦窗国师设计建造的池泉回游式园林,园池心字形,为镰仓手法,泷口和石组是室町后期手法,龟鹤岛和池边飞石为江户时代修补而成。位于岐阜县多治见市的永保寺庭园,是镰仓时代领主土岐美浓守光衡建造的园林,梦窗国师在正和三年(1314年)入山,建无际桥、观音阁,园中凿池一口,立龟鹤岛两个。位于神奈川县镰仓市的瑞泉寺庭园,是嘉历二年(1327年)梦窗国师来此设计建造的池泉园,园中有泉池、曲流、葆元窟和一览亭。
镰仓时代的园林作品很多,大多以寺院园林的形式保存下来,如奈良天理市的永久寺庭园,始建于1114年,是寝殿造园林和净土园林形式,水池300m2,中岛150m2。神奈川县镰仓市的永福寺庭园,是源赖朝远征奥州凯旋后于1189年建成的池泉式园林,水池东西 35m,南北100m,池底用相模川的卵石铺成,故称平泉式,有立石群和堤坝作为景观。京都市伏见区下醍醐的柏杜庭园是俊乘房重于平安末镰仓初建造的净土园林,有曲流、瀑布,宽约5米,水边的石组与毛越寺庭园类似。横滨市金泽区的称名寺庭园是关东残存的惟一净土式园林,此寺园址原是北条实时在文永年间(1264-1274年)的别庄,其子北条显时在此基础上建金泽山弥勒寺,后更称名寺,园中有水池,池中有中岛,水中立石名姥石和美女石,有长长的勾栏桥,后更为短短的石桥。大阪府富田林市的龙泉寺庭园建于宽治三年(1089年),园中有大池,池西北角有涌泉,泉边置石组,池南北64米,东西84米,中置北、中、南三岛,分别为91m2、378m2和35m2,中岛与岸有木桥,中岛与岸和南北两岛间有木桥。寺院园林还有最胜四天王殿、西园寺公经的北山殿和内山永久寺庭园等。
大阪府三岛郡的水无濑殿庭园,是镰仓初期的皇鸟羽上皇在白河殿和鸟羽殿等平安时代后期宫苑基础上修建的皇家园林,始建于1199年,园林位于水无濑川和淀川的交汇点上,是上皇的离宫,面积约4万m2,内有尾上殿、泷殿、渡殿和钓殿,园林中心为鹤池,据各殿可借景百山。皇家园林还有后嵯峨上皇的龟山殿。
当然,武家政权之下的私家园林亦有,但是遗物全无。各地大名们在住宅中兴起武家造建筑,它是武士住宅的式样,到室町时代达到全盛。不同于贵族宅邸的寝殿造的是,孤立的各栋住宅不同长廊连接,整体形成一种城廓,四周用深沟、土墙和板墙,筑以城门和箭楼,穿二门入宅院右手执勤室,右手下人屋、马厩和仓库,主人住房在院中央,外间有刀枪间、了望间和长炉,里间有卧室、会客室、读书屋和办公室等,芭茅房盖,木板屋檐,光板床,很少铺草垫,朴素为上。从此也可以看到当时武士阶层的功能观和审美观,当然,住宅园林以朴素为上也是理所当然的。另外,武家园林也可从大将军们皈依佛家,发愿建造的寺园上看到武家上层阶层的意趣。
纵观镰仓时代,园林作品多,遗存也多,整个朝代的武家政治和动荡社会使人们试图远离尘世的不安,遁入佛家世界,寺院园林大盛,依然维持前朝的净土园林格局,具体做法上还是池中心水池、卵石铺底、立石群、石组、瀑布等,景点布局也从舟游式向回游式发展,舍舟登陆,依路而行,大大增加了游览乐趣。后期流行的禅宗思想,使一大部分寺院改换门庭,归入禅林。在寺园改造和新建的过程中,用心字形水池也表示以心定专一,力求顿悟有关,同时产生了禅宗及其影响之下的枯山水创始人梦窗疎石,但是从考证古园的时间上看,梦窗国师在这一时代多创作池泉园,而作为枯山水的作品并未出现,可能有零星的试验而未流行,或毁后未得到记载,但可以说,枯山水的思想已经产生了,只不过真正成形园林实例我们现在未找到,后来南北朝的西芳寺庭园、临川寺庭园、天龙寺庭园等枯山水就是这一时代枯山水的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