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性园林:拉维莱特公园
20世纪80年代兴建的巴黎拉维莱特公园,是公认的创新性园林作品,号称要成为21世纪的城市公园模式。这个作品在中国有很多的拥戴者,甚至它在中国的影响要大于法国,不少中国设计师在模仿它的解构主义手法。
所谓解构主义,简单地说就是采用解析的方法,将传统结构分解成一系列要素并重新组合,组合的原则却不再遵循传统的均衡与稳定,更加强调因地制宜和随机性。建筑师屈米就是从法国传统园林中提取出点、线、面三个体系,并进一步演变成直线和曲线的形式,叠加成拉维莱特公园的布局结构。
屈米的创新主要在于运用建筑代替传统园林中的自然要素,构成新的点、线、面体系,认为以此构成的人工体系,结合人工化的自然,才能够产生与城市环境相协调的城市公园。但是,这个人工性很强的公园,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造价十分昂贵;二是奇特的建筑造型与城市难以协调;三是公园更像一个游乐场,而不是让人亲近自然的场所。
那么,这样一个公园作品为什么会在法国产生呢?这就必须了解这个公园的建设背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正值法国园林复兴的初期。城市绿地的概念已经遭到人们的抛弃,传统的城市公园也使人们失去了兴趣。现代城市公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将人们重新吸引到园林中来,是决策者和设计师普遍关注的问题。这就要求拉维莱特公园首先是一个吸引公众眼球的设计,其次才是成为21世纪城市公园的样板。为此,建筑师运用了自己擅长的方式,设计了一个十分张扬的公园。
实际上,对一个作品的理解,不能停留在布局、要素处理等表象上,而是要了解作品蕴含的本质性内容,从中吸取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就拉维莱特公园而言,设计师提出的有关现代城市公园的三个设计观点很值得我们借鉴。
首先,屈米提出了“园在城中,城在园中” 的城市公园模式。力求创造一种公园与城市完全融合的结构,改变园林和城市分离的传统。这一结构并非停留将公园的林阴道延伸到城市之中的简单层次,而是要做到城市里面有公园的要素,公园里面有城市的格局和建筑。
其次,屈米提出了“昼夜公园”的概念。认为法国的公园只在白天开放,真正需要公园放松身心的工作人口没有时间使用公园。为此,应借助美丽的夜景吸引公众夜晚到公园中来。由此带来的人气又避免公园成为夜晚的犯罪多发地,起到改善社会治安的目的。
第三,基于城市形态的发展变化,屈米提出可塑性空间的公园设计思路。他认为,城市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公园及其周围土地的利用方式未来难以预料,城市的发展往往造成公园因多次改造而难以协调。而能够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保持自身协调性的可塑性的公园结构是非常必要的。屈米采用的手法是以网格节点上的亭子作为控制点,使公园结构具有伸缩性。
其实,备受法国园林师关注的是拉维莱特公园中的十个主题园,分别是建筑师和园林师设计的,显示出两者截然不同的设计观点。由园林师设计的两个主题园是竹园和藤架园,它们基于自然和文化景观特征,以植物为主体,着力表现独特的园林文化内涵。竹园采取下沉式空间、挡墙、水渠和反射光、照明等设计手段,为竹子生长创造了适宜的小气候环境条件;而混凝土和竹子这两种材料,代表着城市和园林的活力,共同构成城市公园的理念。藤架园以葡萄园为蓝本,再现了法国典型的文化景观;夏季葡萄园中萤火虫飞舞的情景,成为照明设计的源泉;藤本植物表现出园林空间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特征。
上述两个主题园成为法国当代园林里程碑式的作品,表明风景园林师摆脱了建筑师的影响,形成自身的设计语言和文化,主要体现在对自然元素的运用和对自然文化的理解方面。就园林发展史而言,阐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永恒的主题,核心就是要表现设计师对自然和文化的理解。园林文化包括自然的能力、形态、变化的机理以及存在的必要性等等,具体阐释园林文化的设计过程就是要加深对自然的认识,提炼自然要素并对自然语言进行重组。西方主流园林师的作品反映出他们对自然的认知以及对自然文化的把握,将自己对自然的认识融合到设计当中。
法国当代园林的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经过20余年的努力,造就了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园林师和作品。中国风景园林的大规模建设至今也近20年了,但是为什么当代园林的发展依然未能出现质的飞跃呢?
首先存在着一个行业整体定位的问题。中国风景园林师不太注重行业特点和发展方向的研究,缺乏技术含量造成行业的门槛过低,鱼龙混杂造成整个行业管理混乱和水平低下。
其次是植物材料的局限性,限制了园林的自然表现力。设计师片面追求硬质景观的做法,造成园林匠气十足而自然气息丧失。离开植物、园艺的支撑,园林的发展创新有如空中楼阁。
最后还有一个公众意识的培养问题。爱好园林的群众基础,是园林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人们认为,当公众像参观名胜古迹一样去游览园林时,就表明园林的时代即将到来了。公众、决策人和设计师是相辅相成的发展基础,园林的创新离不开各方的理解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