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育帆教授:中国园林是世界上最好的专业
字号:T|T
2016-11-16 08:07:01文章来源:网络责任编辑:清馨园林点击:
我们从大学才开始专业学习,专业学习里本科到研究生阶段的所谓塑造是由一个老师群和大学环境给予的,它是什么样的,塑造出来就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这就相当于老师们给你一个本底。我非常幸运,能够有这样两位算是在各自专业里面顶尖级的教授来辅导我的学习和成长。
我在北林待了九年,跟孟先生就跟了八年,这是一个非常长的周期。而且他的岁数跟我的父亲是一样的,带法也很像,所以他有点像我父亲的样子。另外就是北林的环境,这两者应该说给予了我所有的专业内核的一切,就是我指的本底这部分。这部分是你一辈子都脱离不了的,永远都会留在你身上,这和父母对你小的时候的教导是一样的。
孟先生是一位在我们这个时代对于传统阵地特别坚守的老先生,而且对中国自己的文化非常自信。这种自信在这个大环境下真的很难得,尤其是十九世纪被敲开国门之后的这种自信的陨落,在二十世纪初期的时候已经到了一个低谷,其实到现在这种自卑感还在继续。但我一向认为中国园林是世界上最好的专业,应该说这种自信跟先生给的这种环境氛围是有关系的。对于成长来说,这是很正向的,积极的一面,就是你会对你的文化传统没有一种自卑感,觉得很好,而且发自内心地喜欢它。孟先生同时又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教育家,他传导你的方式是非常特别的。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听过孟先生的课呢?我相信所有听过他课的人都会受他感染,因为他是个艺术家级别的教授。在这种氛围里你很难不受到感染,你很难不去喜欢上这个专业。
所以在这样一个条件下你会逐渐地去非常有代入感地了解这个专业,至少在中国这个版块里边,真正的精髓是什么,你会渐渐体会。这个过程很漫长,并不是你尝了一口就能成功地做出来一盘菜,它需要你不断地积累和体会。但对我而言,很有幸有孟先生和其他的一些老师去共同地引导我。其实至少我们这一个时代的人都在这样一条轨道上发展。
而说到吴先生,他是整个中国建筑规划景观学界的领军人物,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当时他是我博士毕业的答辩导师,他看了我的博士生一些经历之后,决定选择我进入博士后流动站,跟随他继续学习。他非常注重体系化的学科架构的构建,对学科结构的感觉非常出众,而且非常敏锐。他一向支持学科要有一个宏观广博的架构,在他早年的广义建筑学里面就提出了建筑应该跳出狭义的范畴,走向建筑、城市和园林三位一体的广义概念,后来又提出了人居环境学科的概念,而风景园林始终是在他大学科架构里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特别希望有一个研究支点支在园林上,这可能也是他纳我入博士后流动站的原因之一。
跟随吴先生之后最大的一个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视野的变化。吴先生的视野极其宽阔,而且他在永远不停止地学习,永远富有越来越年轻的战斗力。而且在这样一个大团队、大平台里面你能见识到很多非常优秀的学者、教授,这种在团队里面学习的氛围是你无法在一个封闭环境里能够获得的,我觉得跟随着吴先生最为突出的一点感受或获益就是视野的改变。
我在北林待了九年,跟孟先生就跟了八年,这是一个非常长的周期。而且他的岁数跟我的父亲是一样的,带法也很像,所以他有点像我父亲的样子。另外就是北林的环境,这两者应该说给予了我所有的专业内核的一切,就是我指的本底这部分。这部分是你一辈子都脱离不了的,永远都会留在你身上,这和父母对你小的时候的教导是一样的。
孟先生是一位在我们这个时代对于传统阵地特别坚守的老先生,而且对中国自己的文化非常自信。这种自信在这个大环境下真的很难得,尤其是十九世纪被敲开国门之后的这种自信的陨落,在二十世纪初期的时候已经到了一个低谷,其实到现在这种自卑感还在继续。但我一向认为中国园林是世界上最好的专业,应该说这种自信跟先生给的这种环境氛围是有关系的。对于成长来说,这是很正向的,积极的一面,就是你会对你的文化传统没有一种自卑感,觉得很好,而且发自内心地喜欢它。孟先生同时又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教育家,他传导你的方式是非常特别的。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听过孟先生的课呢?我相信所有听过他课的人都会受他感染,因为他是个艺术家级别的教授。在这种氛围里你很难不受到感染,你很难不去喜欢上这个专业。
所以在这样一个条件下你会逐渐地去非常有代入感地了解这个专业,至少在中国这个版块里边,真正的精髓是什么,你会渐渐体会。这个过程很漫长,并不是你尝了一口就能成功地做出来一盘菜,它需要你不断地积累和体会。但对我而言,很有幸有孟先生和其他的一些老师去共同地引导我。其实至少我们这一个时代的人都在这样一条轨道上发展。
而说到吴先生,他是整个中国建筑规划景观学界的领军人物,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当时他是我博士毕业的答辩导师,他看了我的博士生一些经历之后,决定选择我进入博士后流动站,跟随他继续学习。他非常注重体系化的学科架构的构建,对学科结构的感觉非常出众,而且非常敏锐。他一向支持学科要有一个宏观广博的架构,在他早年的广义建筑学里面就提出了建筑应该跳出狭义的范畴,走向建筑、城市和园林三位一体的广义概念,后来又提出了人居环境学科的概念,而风景园林始终是在他大学科架构里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特别希望有一个研究支点支在园林上,这可能也是他纳我入博士后流动站的原因之一。
跟随吴先生之后最大的一个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视野的变化。吴先生的视野极其宽阔,而且他在永远不停止地学习,永远富有越来越年轻的战斗力。而且在这样一个大团队、大平台里面你能见识到很多非常优秀的学者、教授,这种在团队里面学习的氛围是你无法在一个封闭环境里能够获得的,我觉得跟随着吴先生最为突出的一点感受或获益就是视野的改变。
声明:感谢作者,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创作者看到,欢迎联系“北京五环清馨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我们会在后续文章声明中标明。如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