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城龙池重现 展现“明文化”景观
作为古城之一的滁州,自古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因紧邻六朝古都南京,历史上有许多文人政客都在滁州留下过辉煌的笔墨。滁州相关部门依托“明文化”,恢复南太仆寺、柏子灵湫及周边建筑,重塑龙池古街景观为重点,在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依托自然环境,采取不动树、少动土、顺势而为的规划原则,把该项目打造成一个人文自然合二为一的旅游景区。
致力展现滁州历史人文脉络
改造将在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基础上,改善环境,打造适应现代城市生活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既有滁州文化特色又与琅琊山风景区互融的文化展示之地、娱乐休闲之地。以扎实的历史脉络和历史研究为基础,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整理、保护和利用,以“明文化”为主,以南太仆寺、柏子灵湫、龙池古街景观为特色,在深入挖掘的基础上发挥人文景观的优势和现有资源,进行适当游览开发,最终形成滁州历史人文的展示体验空间,并协调带动滁州城市与琅琊山的历史文脉发展轴。该区域主要服务于整个琅琊山景区,同时服务于周边城市居民,最终实现整个大景区“吃、购、游”一体化服务。
柏子灵湫—— 重现明朝古情古景
柏子灵湫又称柏子龙潭,位于丰山东南,今天的龙池街龙潭,是汉代人采铜留下的矿坑,因潭深、水含矿质而发黑,常有翻腾搅动之状,波涛滚滚,古时滁人以此为神龙藏身之处。宋大观二年(1108年),逢滁州大旱,郡守亲临柏子龙潭烧香祭拜,祈求神龙降雨缓解旱情,柏子龙潭遂成求雨之地。元末,朱元璋率义军驻扎滁阳,曾在柏子龙潭祭祷“神龙”求雨;明洪武年间,已成一代帝王的朱元璋巡视到滁州,下令在滁州建太仆寺,又两次下旨,御制《祭柏子潭神龙文》,在柏子潭前建亭,亭内设御碑,并在洪武十九年下令疏浚龙潭,在潭周围建楼。天启元年(1621年),滁州通判尹梦璧将柏子灵湫定为“滁州十二景”之一。
后因经历战火,柏子潭上楼台荒废,曾经的柏子龙潭已难觅踪迹,如今只能从残存的地形地貌和石构件推测想像当年的恢弘气势。
本次改造将以现有的龙潭、台地地形为依托,以明清绘制柏子灵湫图为依据,修复龙潭,恢复御碑亭、五龙君祠、甘霖亭、译思亭、五龙祠、朱元璋射箭处等历史建筑,再现昔日滁州名胜。
同时,对龙潭周围峭壁进行清理,清理杂木和松动的石块,露出崖壁景观。在龙潭南部和东部开阔场地规划文化广场和祈福林,展示地貌景观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龙池古街—— 综合体验民俗文化
龙池古街得名于朱元璋夫妻前往柏子龙潭祈雨前小憩的一条小街,马皇后整理云鬓的潭边巨岩被唤作马娘娘梳妆台。正德七年(1512年),各地动乱,少卿王守仁召集军民二百余户,定居在龙潭周围,从事农桑生产,自置房屋居住,成为一条街,叫做“新街”。新街从牌坊起,伸向龙潭。嘉靖乙丑年(公元1565年)桐城盛汝谦任南太仆寺卿,在此构筑乡社,右为仓廒,左为学社,兴办教育,招收七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的子弟读书,也就是后来的龙池街。
龙池古街配套区以传统历史街区老街为蓝本,建筑样式体现明代建筑风格,在保证适应现在商业和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合理布置老街建筑格局,在原街设计一条东西向的老街。同时完善旅游服务、交通组织,将该区域打造成集民俗文化展示与体验、特色商品及工艺品交易、特色餐饮、园林宾馆为一体的文化休闲场所,作为整个琅琊山东侧的休闲配套服务集散区。
南太仆寺—— 亭台楼阁翰墨飘香
南太仆寺是明朝在滁州设立的国家养马机构,它不干预滁州地方政事,但对滁州建设,特别是文化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将滁州文化推向与宋代欧阳修时期并列的另一个历史高峰。根据史料记载,南太仆寺的建筑格局应呈中轴线建筑,总体是一个方形,建筑结构整齐。进入大门是一条走廊,周边建筑有环山楼、司马神庙、牌坊、饮马池,另外还有30多处石刻,这些碑刻,是琅琊山文化的重要部分。
此次改造将对南太仆寺依据史料记载进行重建,建成效果为一片明代风格为主的建筑群、翰墨飘香室外展示空间、主题雕塑和饮马池等。建设中,对贯通南太仆寺前的水系工程,采用开敞的大草坪和水系亮出太仆寺南部视线,从龙池街方向望去,隐约可看见南太仆寺建筑,疏林草地起到过渡衔接和缓冲的作用。中央开敞草地上设置一组群马奔腾的雕塑,一是隐喻南太仆寺在古代的功能,二是点名整个景区的规划理念“马跃龙腾”。
按照设计规划,南太仆寺院落格局为多进院落空间结构,构成多重回字形院落。中轴建筑按照照壁、大门、二门、正堂、栖云楼递进的方式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