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对欧洲园林的三大影响
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对欧洲园林的第一次影响:不规则的园林比规则的园林更美
在中国园林的影响之下,当时的英格兰园林风格出现了转变。英格兰是绝对主义长期控制的地区。1685年,英格兰当时的政府官员威廉-坦布尔在其《在园林之上„„》一书中写道:不规则的园林比规则的园林更美。
园艺师亚历山大-蒲柏与威廉-坦布尔的想法一样,也推崇未修饰的自然。他写道:“古老的中国园林一直发出灿烂的光芒。”他根据新的原则对一座几何式园林进行了改建。值得注意的是,他在这座园林里建了一个山洞,这在以前的英格兰园林里是非常罕见的。从该山洞修建手法可以看出,传教士和商人对中国园林描述的报告对他有很大的影响。
蒲柏说:“所有园林艺术的规则都不外乎落到三点上,即对比、惊奇和围墙”,还说“所有园林都是风景画”。所有这些都是中国几百年前对园林造型的总结。在世界园林发展过程中起到过重要作用的威廉-肯特认为,“自然很厌恶直线”。这也是中国园林的一个特点。在他设计的其世威克宫内尽管还保留着巴洛克园林风格的林荫道,但其它的都已经非常自然了。在园林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欧洲人从中国的园林艺术中受到很多启发。这是中国园林艺术第一次对英格兰园林产生影响。
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对欧洲园林的第二次影响:中国园林追求自然,但不是纯粹的自然。
中国园林艺术对英格兰的第二次影响在18世纪中期。当时有两个人推荐中国园林,一个是法国人耶稣会牧师王致诚,另一个是英格兰著名建筑师瑟-威廉-钱伯斯。王致诚牧师作为画师在北京的皇宫里生活过很长时间。他曾画过40幅关于圆明园的画,并在一封长信中对圆明园进行了详细描述。这封信让英格兰人知道,中国园林追求自然,但不是纯粹的自然。
作为一个建筑师,钱伯斯对中国园林的理解要远远高于传教士和商人。他将中国式园林景观实现在伦敦的丘园中。在丘园里,他除了建造了一些中国式房屋外,还模仿南京瓷塔修建了一个中国式的宝塔。在这一时代,英格兰出现了很多中国式园林或建筑。每个大的园林中都可以看到一个中国角,至少有一个中国式的亭子。
但英格兰后来仿制的大多数中国建筑或园林都夸大了这种联系。很快,“如画园林”风格的园林形式受到了批判。到18世纪末,中国式建筑和园林在英格兰几乎消失。
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对欧洲园林的第三次影响:引进中国植物,改变欧洲风光园林
中国园林对欧洲园林的第三次影响开始于18世纪的末期。这次是通过从中国引进植物进行的,结果是改变了欧洲风光园林。
有关中国植物方面的消息也是源于耶酥会传教士们的报告。许多植物学家得知中国的植物资源很丰富,便来到中国搜集植物标本和种子。他们总共从中国引进了1000多种植物,栽种在欧洲园林内,例如在伦敦丘园中的壁式园林中共有60多种植物,其中有29种来自中国;牡丹园中约有11种牡丹来自中国;枫树园中约有50种枫树来自中国。原产于中国的杜鹃花、玉兰花也成为欧洲园林中春季、夏季的主要颜色。欧洲园林内冬季开花的植物也都是从中国引进的,如红梅、蜡梅、香忍冬等。在今天的欧洲园林中,从中国引进的植物仍然有很多,如杜鹃、报春花、山茶花、白玉兰、槭属植物、牡丹、紫藤、,栾树、银杏、珙桐等。可以这样说,中国园林艺术促使了欧洲不少国家风光园林的出现。而植物的引进,使得欧洲园林内的植物物种更加多样化,园林风格更趋于自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