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在2016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中的应用
园区周边道路雨水经过透水铺装、植草沟、下凹绿地过滤后进入场地;于城市水系接口处设计生态浮岛和人工湿地净化水质。园区内根据场地现状进行改造,采用碎石铺装、透水混凝铺装、嵌草砖、透水沥青铺装等透水铺装,将雨水下渗、雨水净化、雨水传输进行一体设计,合理布置雨水花园、生态草沟、旱溪、生态驳岸等景观型LID措施。
在国内展园建设中,设计结合世园会水系连通需求,通过改造现状洼地,突破传统的“以排为主”的雨水管理理念,发挥场地“绿色”基础设施能力,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形成合理的景观格局和良好生态本底。
在山水格局营造中,结合粉煤灰山与垃圾山的改造,通过模仿自然界的山泉跌水,对山体径流进行促渗减排,进而削减径流负荷及可能发生的次生污染,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山体内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在生态科教园的雨水花园中,融合了生态植草沟、下凹式绿地、绿色屋顶、地下蓄渗等一系列典型的LID设施。雨水花园里的透水砖实景演示,简洁地说明了作为现代城市建设中一种重要的生态措施——透水铺装的材料、优点和适用场所。生态植草沟也在园中的演示设施中进行展示,生动直观地向大众科普全新的生态理念。雨水花园旁边的科普展台,从渗、滞、蓄、净、用、排六个方面全方位科普“海绵城市”理念。
透水铺装在世园会普遍应用,包括透水砖、透水水泥、透水混凝土、水沥青混凝土、嵌草砖、鹅卵石、碎石铺装等。常结合植草沟、下凹绿地,起到促进雨水下渗和收集的作用。
世园会局部采用海绵城市生态传输设计。包括旱溪、砾石沟、卵石沟、PE生态沟、植草沟等多种形式,将雨水下渗、传输和净化功能融为一体,满足雨季排涝和减少SS悬浮物进入湖体。其中,旱溪是景观型传输设施,通过模仿自然界中干涸的河床,结合卵石、景石和植物配置,有水和无水时效果各具特色,是低成本和低维护的生态景观。
为了保证水质,设计通过水系连通、生态护岸、曝气增氧、生态浮岛等一系列措施,让南湖水体局部净化,并形成自循环,保证景观水质。其中,生态护岸主要包括石块护岸、石笼护岸、木桩护岸等形式。有利于雨水、生物等介质传输,改善水质,提高生态平衡能力;柳木桩生物学固岸技术在大小南湖中大面积应用,能够很好地结合湖体岸线变化,展现自然景观风貌。生态石笼护岸是钢丝铁笼和碎石或卵石组拼,有挡土、雨水过滤、水体保湿、雨水存储等功能,主要应用于世园会大南湖区域广场与水体驳岸处,利用原有地形的较大高差结合植物花艺营建,形成了良好的台地景观。园区内还采用了碎石树池、卵石树池、格栅树池、挡板树池等生态树池。对提高树池蓄水能力、改善树池种植土孔隙率、雨水过滤下渗起到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