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原子城纪念园景观设计案例
字号:T|T
2016-11-16 08:29:54文章来源:网络责任编辑:清馨园林点击:
青海原子城纪念园是由清华大学朱育帆教授设计的。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位于海北西海镇东南角,占地约12公顷,工程包括纪念馆和纪念园两个部分。六十年代原子弹氢弹的自我研制成功在新中国强国之路上是一件具有绝对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如今建立这样一个基地,用于纪念为研究两弹技术做出巨大奉献的人们,纪念新中国自强之路上的这一丰功伟绩。
场地内参天青杨形成一条南北向150米长浓郁的视廊,一下子让气氛变得沉静下来,原野的气息弥漫在空气的中。在海北恶劣的气候环境下,植物生长很不容易,这些近30高的青杨有四五十年的树龄,应该是当年创业的人栽下的,可算是无价之宝。这些青杨的统摄力和震撼力直接导致其成为设计的出发点和原动力。能否真正理解这种自然力,并进行设计学意义上的转化、利用、升华和超越,便成为设计的主命题。些青杨或呈带状如南北或东西林荫道,或呈圈式如篮球场之界面,或呈散点式,也就是说青杨的格局隐射了原有场地的结构中轴模式和现存青杨格局的冲突是明显的。换而言之,如果设计策略上认为青杨是首要的因素,那么纪念园的骨架格局就必须要做相应的调整,而作出理性调整的基础是对纪念性景观空间模式的再度认知。海北地属藏族自治州,高原的景观是真正意义的大地景观,山势绵延起伏看似舒缓却蕴藏着地壳运动般无穷的张力。来到一处地势较高可以俯瞰整个西海镇的全景台,便看到了一处玛尼堆,一米多高的方形基座,基座接地处靠放着精致的玛尼石,石碓中心立杆,周遭拉着五色经幡,和普通毛石墙不同的是玛尼堆的每一片石都刻有六字真言或者佛像,它关乎宗教信仰,是一种文化符号,在世界屋脊上生存的藏民的精神寄托。
在西海镇四周分布221厂了七个分厂,其中有爆轰试验场,从掩土建筑室内往外看时空间感受与外部很是不同,黑暗环境中的高量视窗给与无垠的草原以界定,这种空间营造给我们设计创作以启迪。另人印象最为深刻是钢板试验墙,墙体高达7米,面阔30米,钢板厚2厘米,面层早已弹痕累累,锈迹斑斑,很难用单纯意义的美来形容这种肌理,但它却使得几乎所有观者感受到来自心灵深处的震撼。
纪念园北部矗立着一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的纪念碑,碑高16.15米,建于1992年,是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碑身距离园北界仅不足10 米,纪念碑的南北轴线沿线与纪念馆主轴线之间相差70米并没有对齐,纪念碑很难成为纪念园的中心和重心。这就意味着,必须找到一种合适的非轴线对称的空间格局来,使纪念碑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为了保留这片青杨,为了协调纪念碑在园中的空间作用,设计师用钟摆式隐性中轴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钟摆式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路径上可以根据需要经营任意一点与高潮点——“和平之丘”之间的视线关系,路径是独立的和唯一的,行进在这条路上,目标在远方若隐若现,始终提醒游者它的存在。这条之字形“596”之路,环绕青杨林而展开,线性讲述中国独立研制原子弹氢弹的叙事史诗。
同时,纪念园使用了具有鲜明特征的景观材料毛石墙和锈蚀钢板作为设计语言的基调,毛石墙是略去了宗教符号的嘛呢墙,锈蚀钢板则源自原子城那个精神如钢铁般坚毅时代的材料记忆,两者都关乎于对信仰的暗喻,这种暗喻在596之路上随地势起伏绵延形成了一种基于大地的设计语汇和风格:浑厚、粗犷、大气、富有力度并无处不在。
通过空间模式的选择,通过空间序列的重组,通过本土材料和宗教性技术行为的展示,通过隐喻的方式,设计师将场地遗存、场所背景信息和纪念性精神无缝链接在一起
声明:感谢作者,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创作者看到,欢迎联系“北京五环清馨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我们会在后续文章声明中标明。如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