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2020年绿化率将达51%
水
明年重点河道基本还清
在水环境方面,北京城市副中心将构建“三网、四带、多水面、多湿地”的水环境格局,到2020年通州区范围内主要河道水质达到国家要求的高标准。
2017年,通州区内北运河、凉水河城区段等重点河道基本还清,地表水水质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四类标准,重点水域达到三类标准。到2020年,通州全区河道全面还清,地表水水质基本达到四类。
水环境治理覆盖副中心
按照方案的要求,北京城市副中心将积极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抓紧实施防洪骨干河道整治工程,到2020年下沉式绿地率达到50%,透水铺装率达到70%以上,新建区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85%。
什么是“海绵城市”?顾名思义,就是让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目前,一份总投资达百亿元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水环境治理项目已经完成招标,未来6个片区、两条生态带将全面治理水环境,打通水系治理黑臭水体的同时,试点海绵城市建设,让更多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水清岸绿的美景。
这份“六区两带”的水环境治理项目几乎覆盖整个城市副中心全境,所划分的8个工程项目分别为:两河片区、城北片区、潮白河生态带、北运河生态带、于永片区、台马片区、漷牛片区、河西片区。按照计划,有望今年就开工建设,建设工期则根据项目的具体规模大小而定,建设完成后进入运营服务期。
在6个建设区中,“两河片区”和“城北片区”是治理重点之一。从投资额来看,两河片区水环境治理项目投资额52.5亿元,城北片区水环境治理项目投资额30.7亿元,两个项目总投资额占到8个项目投资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
绿
出门500米到公园绿地
绿色廊道纵横延伸,公园绿地星罗棋布,森林湿地点缀其间,一张绿网将城市笼罩其中。“城在绿中”,这是规划设计者们的初衷。按照方案,北京城市副中心将率先建成生态园林城市。规划新建的既有大尺度的森林湿地、生态廊道,也有建在居民家门口的城市休闲公园和高品质的绿地。
方案指出,在园林绿化方面,按照“一区、一城、三环、三网、四片、五镇、多园”的总体布局,加快推进重点廊道、生态景观带和森林湿地公园建设,到2020年通州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3%,绿化覆盖率达到51%,北京城市副中心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
其中,“一区”即行政办公区;“一城”即155平方公里的规划城区;“三环”即环行政办公区森林景观带、环新城生态景观带、环区界生态过渡带;“三网”即滨水绿化景观网、交通廊道绿化网、健康休闲绿道网;“四片”即运河核心区、文化旅游区、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五镇”即漷县、永乐店、台湖、西集和于家务;“多园”即城市公园、城市外围森林湿地公园及镇村主题公园构成的城乡公园体系。
在行政办公区周边,沿潮白河、北运河、通燕高速、武兴路,将形成一条宽度不小于500米的环行政办公区森林景观带。而围绕规划城区,则将形成宽度100米以上的环新城生态景观带。同时,依托现有森林资源,建设宽度1000米以上、总面积6090公顷的环区界生态过渡带,建成大尺度的环城森林景观。
三道绿环与原有林地绿地衔接,将形成6处万亩以上的湿地森林,将通州区簇拥在汪洋绿海中。